close

  本報駐承德記系統傢俱者 張斌
  說到隆化縣張三營鎮,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“一百家子撥御面”, 50年多前“何家面鋪”曾經是名聞遐邇的撥面老字號,而近日發現的一份何氏家譜顯示,何家曾是當地的名門望族,祖先因軍功有信用貸款8人被清廷誥封為將軍,從清初至民國,何氏已歷十四世,目前十五、十六世的何氏後人依然生活在這裡。
  鄉花店下發現“顯赫”家譜
  這份家譜是隆化縣政協副主席王振平在下鄉採風時發現的,提供者是何氏第十五代、現年72歲的何永海老人,家譜的所有者是其同輩的何俊濤。“何永海提供的是家譜房屋二胎的複印件,一共58頁。我又從何俊濤那找到了13頁原件。”王振平介紹說,“經初步判斷這本家譜是在康熙年間首修的,保存這麼完整、內容這麼豐富、級別這麼高的家譜在承德還是首次發現。我是一口氣看完的,沒想到何氏一門曾有8人被清朝政府誥封為將軍,另有一人被封為光祿大夫,這在清朝可是一品官階啊。在民國八年(1919年,筆者註,下同)出版的、由羅則逖修的隆化縣誌上也發現了關於何氏後人的記載,與家譜可以互相印證。”
  按照“父、祖父、曾祖、高祖、天祖、列祖、太祖、元祖、鼻祖”的排序,從何永海和何俊濤算起,他們二人的鼻祖——— 往上第九代為六世何澄,但是要論起他們老哥倆是怎麼個關係,因為年代久遠,分支眾多,兩位老人都說不清楚,且兩位老人均不是商務中心何氏嫡脈相傳的一支。
  古稀老人想續修家譜
  何永海老人居住在張三營鎮管家營村,深秋時節,管家營村的村民們正在打稻子,記者到的時候,老人還在地里幹活沒有回來。老人的家是四年前新蓋的,客廳中懸掛著別人贈與老人的幾幅字畫。據他老伴說,何永海老家在張三營鎮,小時候過繼到大爺家,此後一直居住在管家營村,原來在鎖廠上班,後來廠子倒閉回家務農。
  何永海匆匆趕回後忙著沏茶倒水。老人回憶說,這本家譜是大概十年前從何俊濤手中得到的。一次老哥倆閑聊說現在何家的人太多了,有時候都分不清輩分了,要是有本家譜就好了,何俊濤問什麼是家譜,老人說了大概的意思,何俊濤想了想說咱們家有啊,就找出了這份家譜。
  看到自己的家譜後,何永海老人愛不釋手,因為年輕的時候喜歡書畫,老人對家譜上的蠅頭小楷尤其喜歡,隨後他將整個家譜複印了下來,原件還給了何俊濤。老人說:“我根據家譜列了個表,我們這支應該不是嫡派長房一脈,我父親是何尚垣,祖父是何瑞明,因自幼過繼給大爺,對父親和爺爺的事情都記憶不深,只記得小的時候我們家的墳地好大一片,解放後墳地平了。後來從家譜上才得知爺爺‘字西池,行醫為業,貫習書畫’,我現在還有他畫的東西。祖輩的輝煌那是他們的事情,我們後輩還是要靠自己。”老人表示,“如果條件允許,我倒是希望把這本家譜續下去,不能讓家譜在我們這代給斷了啊,但這是一件很牽涉精力的事,當初我們祖先在修這份家譜時也是費了很多心血,修譜的是第六代何瀛,其伯父及他的哥哥都曾經準備修家譜,可因種種原因未能完成就過世了。”
  何俊濤今年60多歲,在張三營後莊村居住,他的祖父何瑞申、父親何尚廉均於盛年過世,所以基本沒什麼印象,家譜是母親榮庭蘭保存下來的,一共兩份,由於建房等原因,其中一份也就是何永海複印的那份現在不知道放哪了,另外一份就找到13頁,“但是肯定沒丟!”何俊濤說:“我們這支不是嫡派長房,但跟他們不算遠,應該算堂叔伯關係,長房那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因工作關係都調到沈陽去了,但張三營這還有他們的房產,我知道的有何尚祿和何尚龍,平時很少來往,跟他們的女兒倒是有聯繫。”
  何俊濤的兒子叫何向宇,今年28歲,在外打工,他算是何氏第十六代了。“我兒子倒是挺有想法的,想把這家譜繼續修下去,”何俊濤說,“我文化不行,家譜上的字都認不全,只能靠下一代了。”
  何氏家譜載稱可追溯至大禹
  何氏家譜曾經三代修訂,首修是何氏第六代何瀛及其子何嗣元、侄子何嗣昌修訂的;第二次是十二世何玉於清道光二十六年(1846年)續修;第三次是十三世何瑞珍於1936年續修。
  據何氏家譜載,何氏最早可追溯到大禹,“家譜”序曰:“何氏之源出自大禹後裔之二子,有功於湯,一封於韓以韓為姓;一封於何以何為姓焉,後遷於江右成大族……”
  其始祖可追溯到明永樂年間:“餘祖之譜毀於殘明,始祖之源本自江西饒州府鄱陽縣大石橋人氏,由武舉為事,於大明永樂年遷於遼東義州衛,故遺此一脈居沈陽,祖塋在寧遠州西南山中……”
  其始祖降清後,為漢軍旗人,以軍功起家。“大清順治元年(1644年)歲次甲申定鼎中原,從龍歸旗後,類經均分佐領,故一派之人分在鑲黃、鑲白、鑲紅等三旗,然雖分旗而派則一也。始祖以上遼東無可考,如追源江西譜中方可查焉……今自高祖之父始知其譜……”
  四世何起龍於“順治八年八月廿一日承恩受封在平西王麾下從軍效力,有功得授其職”,與五世何繼祖皆戰死、葬於雲南雲南府曲浦廠,至六世何澄始駐扎在一百家子張三營,留傳至今。
  軍功顯赫 八人封將
  從何家二世至六世,共有八人被清廷誥封為將軍,可謂軍功顯赫。
  二世何孟經誥封驃騎將軍(清初武官階,正二品);何孟倫誥封昭勇將軍(清初武官階,正三品),又贈通奉大夫(從二品)。三世何文祥,誥封驃騎將軍;何應舉誥封昭勇將軍,贈通奉大夫。四世何起龍誥封定國將軍,世襲頭等阿思達哈哈番;何起鳳誥封驃騎將軍,世襲頭等阿思哈尼哈番,官至梅勒章京。五世何繼祖誥封定國將軍、光祿大夫(正一品),世襲頭等阿達哈哈番;何繼德誥封榮祿大夫(從一品),世襲阿思哈呢哈番,官至總兵官。六世何澄誥封鎮國將軍(正二品),世襲頭等阿達哈哈番,官至領兵總兵;何漣誥封昭信校尉(正六品),管理一百家子地方千總,康熙五十二年(1713年,是年康熙六十大壽)升受六品千總加一級。
  有意思的是七世何廷梅,其父何澍,為五世何繼祖之五子,屬鑲黃旗滿洲人,名達克善;其妻興氏,為三等侍衛傅公之女,滿洲鑲黃旗人。按照家譜承繼關係,七世應為六世何澄之長子何裕剛接任,大概因為何廷梅被“抬旗”之故,才被奉為七世。
  據史料記載“抬旗”始於康熙二十七年(1688年),康熙將母舅佟國綱一支改入滿洲,世稱“後族抬旗自此始”(《清史稿》捲214),所謂“抬”,即由低向高提升之意。抬旗乃是褒獎酬勞之舉,是旗員改變身份地位的一種重要途徑,是一種顯赫的榮耀。而獲此殊榮多由皇帝特旨或部議。
  至於何廷梅為何被抬旗,家譜沒有詳細記載。到八世時則又由六世何澄之長孫何楫承繼下來。
  自七世以降,何氏家譜未再記載有出世為官之後人,直至第十四世何尚志,於光緒二十八年畢業於保定陸軍速成學校,為陸軍憲兵中校。
  從家譜所記載的有限的幾個年代來看,可推斷這份家譜修於康熙年間;從字跡看,從十二世開始——— 亦即第二修訂——— 前後字體不同,但原件是否為康熙年間的原本還有待考證。
  何氏家譜(部分)。張春霞/攝
  (原標題:隆化何家先祖八人被誥封將軍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y39iyofs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