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黃生在褐藻醣膠淑女農莊忙碌。
■楊山割捨不下心中農民裝潢情結。
■劉榮的根據地票貼在清遠。
■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,越來越多市民熱衷農耕生活系統家具。(本版均為受訪者供圖
  ■新快報燒烤記者阮劍華
  十八屆三中全會鼓勵土地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流轉
  近日公佈的《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》中,繼續鼓勵土地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上流轉,內容還包括了“慎重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、擔保、轉讓試點”。儘管決定尚未有細則,這卻讓廣州的許多“土豪”們產生無限憧憬,“採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”的田園夢可能真的可以實現了,而且美夢也許還能帶來誘人的商機。新快報記者近日走訪發現,事實上廣州已經有不少嘗鮮者建立了自己的農莊,怡然自得,並認為政策一旦放開將會有更多人加入他們的行列。
  昔日白領
  做起農場主開辦農家樂賣菜
  在番禺石碁金山大道旁,有一個並不起眼的農莊,亮點是它的名字——淑女農場。
  農場主黃生,今年30來歲,和母親、妻子以及剛出生沒多久的孿生兒女一起在此生活。淑女農場占地10畝,裡面的配置很簡單,菜地、魚塘、禽舍、篷房,雞鴨狗行走其間,好一幅農家樂景象。黃生解釋自己農場不起眼的原因:“我不用化肥農藥,種出來的菜不好看,但是好吃,健康。”
  黃生是標準80後,15歲那年從清遠老家出來打工,次年賺了兩萬元,包了一部的士回家過年,成為遠近聞名的萬元戶。後來他進外企、投身房地產,打拼了10多年。前年,父親突患腸癌離世,大受打擊的黃生毅然來到番禺,包下了10畝地,做起了農夫。
  “我做這個,只有兩個原因,一是父親的遭遇給了我提醒,要註意食品問題,另一個是想把這個當成自己未來的事業。”黃生說。整個投資花去了他20多萬元,第一年一直虧損,今年下半年開始已經收支平衡。目前,他的最主要經營方式是賣菜,以及提供周末吃、玩農家樂。
  談土地新政
  黃生一直關註三中全會報告,也已經聽說國家正在逐步鼓勵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。他認為這是雙贏的好事,“對於投資者來說,提供了一個新的商機,如果進一步放開,甚至可以永久性地擁有,有產權保障,更加安全。將來一定會有更多的人把眼光放到農業上來。另外,對於農民也是好事,他可以得到一筆穩定的收入,或者可以入股一起投資,這會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。”他憧憬說,將來可能會有更多的富豪加入農民的行列,建立私人農莊,釀葡萄酒,建別墅等,“不過,這得有一個前提,國家的耕地紅線一定要保住”。
  策劃總監
  開農莊推行菜園認領當上城市新農民
  在黃埔長洲島,楊山的大名幾乎無人不曉。他建立的田園鄉村俱樂部更是遠近聞名。
  楊山今年38歲,老家在廣東化州,他先後做過廣告公司文案策劃、房產公司策劃經理、房產代理公司策劃總監。儘管已經在大都市立足,而且有著不錯的事業,但還是無法割捨心中的農民情結。而促使他回歸農田的便是土地經營承包改革。
  2008年,十七屆三中全會召開,通過了土地改革計劃允許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經營承包權。獲悉後,他很快便在長洲島租了300畝地,辦起了名為“簡樸寨”的農莊,當上了城市新農民。農莊推行私家菜園認領、果樹採摘和龍眼、荔枝、楊桃等特產水果經銷等經營方式,其中菜地認領是主業,一塊15平方米的菜地,年收費2800元,包括種子費、肥料費和人工費,認領者閑暇時去播種、施肥,忙碌時由楊山雇專人幫忙打理,收穫時則通知認領者收菜。除此之外,他的農場還設有親子、休閑等項目。每逢周末,農莊就會迎來大批家長小朋友,他們組團而來種菜、摘菜、摘果和野炊,親近自然,認識莊稼。
  談土地新政
  楊山:“城市化擴張,農村與城市的邊界越來越近。但保留鄉村生活和農業生產,是人們生活多元化的必要,可以提供一個體驗農耕慢生活的樂園,也確保糧食安全。對未來的憧憬,我更看好都市人不以商業盈利為目的的休閑小農莊,因為要有效益,需要規模和大投入,也要專業團隊運營。農產品銷售渠道不易操作,且新鮮農產品的保質和物流是個問題。而且要土地流轉集合大規模土地還是有難度。職業化的話,農民未必很好適應企業化管理。”
  媒體人
  嗅到田園新商機搭建電商平臺
  與黃生和楊山不同,梅州人劉榮開啟了另一種城鄉發展模式,他把目光放到了清遠清新區。
  劉榮曾經是一名記者,從業十多年。2011年底,他離開媒體行業,跑到清遠深山開起了一個小馬駒農莊。他說,“我的成長背景跟田園有關係,我小時候就在梅州大山中長大,看過城裡亂七八糟的事之後,我覺得人有一部分要回歸田園,否則自己就是無根的人。”
  劉榮的農莊既有度假觀光,也有農耕文化,而更主要的是生態農產品生產配送銷售。去年,嘗到甜頭的他在中山承包土地建成了一個高端別墅區的物業配套,隨後又在廣州建成了一個小馬駒私廚。今年,劉榮成立小馬駒合作社,搭建清遠市清新區生態農品電商平臺,聯動區域內100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,與當地部門一起努力,向發達地區輸出優質農產品。
  談土地新政
  “我在摸索一種和農民新型的合作模式,不是我買他們的產品,而是緊密相連,將農民納入我們的體系,直到銷售,賺錢。”劉榮說。最近他承包了500多畝稻田,由農民出地、耕作,公司提供預付資金,技術支持,以及銷售買賣。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,“如果農民按照傳統的施化肥農藥方式,畝產900斤,收入可能只有不到3萬元,而通過納入了這個體系,他的收入不僅遠遠高於這個數,而且我們給預付,幫忙銷售,農民更有保障。”劉榮認為,隨著政策放開,類似的城鄉結合新型農業將會越來越多。
  ■村莊農民
  觀望政策渴望多點收入
  政策,對於番禺南浦島的村民阿志來說,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。阿志一家世代務農,農田以種草為主。去年,他們家建了新房子,花去了所有的錢,包括父母種了半輩子草,阿志兄弟二人當兵3年的退伍補助。隨著結婚生子,阿志開始犯愁,因為自己的保安隊薪酬只能維持家用。“我不可能繼續跟父母一樣去種草,太累了,說出來人家都會笑。”阿志說。他曾經和父母商量將地租出去,但是最終沒有成功,原因很簡單,父母尚未年邁,不想退休,而租金並不高,不
  具誘惑力。“現在還是觀望吧,樓價這麼高,地價這麼低,地還能生錢,為什麼上不去?”阿志表示,他會一直關註市價,目的只有一個,多點收入。
  (原標題:白領憧憬田園夢 農民寄望有錢收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y39iyofs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